网络股指配资哪家好 晋国“拆家队”:魏氏凭啥能混成战国七雄?_魏绛_魏舒_晋文公
晋文公四年(前633)网络股指配资哪家好,晋文公重耳将晋国原有的二军扩充为上军、中军、下军三军,并设置将佐,实现了军政合一,建立了独特的三军六卿制度,到周贞定王十六年(前453),晋阳之战中赵、魏、韩三家联合覆灭担任正卿的智氏并瓜分晋国,一百八十年间仅出过一位正卿的魏氏是怎样瓜分宗主的呢?
一、晋文之友,名声不显
晋国魏氏先祖毕万是周王室公族之后,因辅佐晋献公出兵征灭魏国有功得封此地,毕氏遂以封地为姓,称魏氏。毕万之孙魏犨是晋文公的追随者,与狐偃、赵衰、先轸、贾佗并为晋文公五贤士,但这份荣光可不是好享得的,重耳流亡他国十九年,魏犨等人也随之颠沛流离,直到重耳夺得晋国君主之位。
魏犨侍奉重耳左右,声名却并不如狐偃、赵衰显赫,是因为他是以武力见长的保镖,重耳流亡到楚国时与楚王共猎,遇到一奇兽“貘”,“秉天地之金气而生,头小足卑,好食铜铁”,没有人能制服它,眼见剑戟刀箭俱不能伤,魏犨竟用两只手就将之活擒降服。
展开剩余79%重耳成为国君后也曾重用魏犨,予他大夫之位和曾经祖父的封地,魏犨也继续展现他的勇武,在城濮之战中堵截重创楚军。不过比起狐偃、赵衰,魏犨显然缺少一些政治智慧,晋文公下令攻打曾经无礼对待自己的曹国,但不得侵犯僖负羁及其家人,可魏犨竟违抗君命。
“劳之不图,报于何有?”魏犨不愧是一介武夫,仅仅将眼光放到侵略的战果上,丝毫不顾及主君的颜面,与出了大力还数度辞让高位的赵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也难怪晋文公在之后基本将他舍弃不用,而在人才济济的晋国,这样的待遇也意味着如果子孙不是才华横溢,那家族的覆灭是肯定的。
二、世代为将,崛起之路
可以说天佑魏氏,魏犨的后代们除了继承勇武外,都还有长远目光,其长子魏悼子与次子魏颗共同处理事务,兄弟二人齐心协力,共同否决父亲临终要求宠爱的小妾祖姬殉葬的遗嘱,祖姬的父亲结草报恩,助力魏颗擒下秦国名将杜回,“余,而所嫁妇人之父也。尔用先人之治命,余是以报”,这便是成语“结草衔环”的来源。
魏氏的下一位家主魏绛在晋悼公时担任司马,执掌军法,严毅方正的他却碰到了一个大麻烦:在悼公举行的诸侯会盟上杀了悼公弟弟杨干之仆,此举震惊诸侯。在杨干向悼公告状时,魏绛不仅上书陈述行刑的理由,甚至选择自杀向君王谢罪,而得知是杨干之仆违反军纪后,这不仅打消了悼公的怒火,还让魏绛跻身卿士之列。
“晋侯以魏绛为能以刑佐民矣,反役,与之礼食,使佐新军”,魏绛成为新军将赵武之佐,此后魏绛在多年率军作战中为晋国立下赫赫功劳,为魏氏的显赫奠定基础。魏绛之后的下一次腾飞,在新的魏氏家主魏舒身上,晋平公十七年(前541),年轻的魏舒登上了晋国舞台,并通过一场漂亮的步战展现自己的才华。
魏绛曾建议悼公与周边诸戎和睦相处,此举让晋国能专心参与中原争霸,但到了魏舒时,晋国又重新对诸戎开战,魏舒随中军佐荀吴在太原遭遇群狄徒兵,考虑到太行山区地形险狭,晋军最擅长的车战无法施展,于是魏舒毁车为步,创立了划时代的魏舒方阵,在晋顷公十二年(前514),魏舒成为正卿,魏氏终于成为晋国内的顶级家族,且魏氏的崛起之路还远没有结束。
三、乱中谋身,三家分晋
魏氏的崛起之路并非看上去的一帆风顺,因为六卿及其家族早已不是晋文公、襄公时期那般以国为重了,六卿十一个世族之间相互倾轧兼并,到了魏舒为正卿时,仅剩赵、魏、韩、智、范、中行氏轮流掌握卿士之位。为了避免家族覆灭的命运,新一任魏氏家主魏曼多与韩、智联合,并在范、中行和赵火并时援助后者,灭亡了范、中行氏。
而就在晋国六卿们内乱不休时,晋国的霸权地位也在遭到来自秦、楚、齐等国的挑战,更让晋国脸上无光的是,昔日被他们看不起的越国在勾践的带领下成功灭吴还举行诸侯会盟,为了保证晋国的霸主地位,最后一位执政智瑶下令向赵、魏、韩三家献上一座万户邑。
智瑶索取万户邑是否真的一心为晋暂且不论,赵、魏、韩三家肯定是没一个想献的,但魏、韩都选择了先屈服,赵氏则因为拒绝被三家攻伐,在这危急存亡之时赵氏家主赵无恤成功说服两家反戈,三家一举灭亡了智氏,甚至狼狈为奸共同瓜分了宗主晋国。
“周威烈王二十三年,初命晋大夫魏斯、赵籍、韩虔为诸侯”网络股指配资哪家好,周威烈王姬午承认三家分晋的合法性可以说是自掘坟墓,晋国一直是周王室的最大靠山,晋国惨遭瓜分让周王室失去对诸侯的威慑,周天子的威严扫地,战国七雄更是纷纷称王将周天子视作玩物,不过魏国的称霸之路依然在继续,直到一百多年后才被秦国所灭。
发布于:北京市